云快卖,提供专业好用的外卖系统、跑腿系统和同城信息系统,公众号+小程序+APP多端适用。
更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双线推进让小店重新焕发生机
2023-01-25 21:03:05 云快卖

即时零售模式正在不断从电商平台渗透到实体商业。从文具用品到电脑配件,从照片冲印到鲜花配送,扎根本地多年的街边小店,上线后成为社区立体商业网络中一个个重要节点,不仅为市民提供生活便利,更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注入新内涵。

长宁区芙蓉江电脑城曾是沪西地标,店主李梅是这里第一批入驻商户,经营了20多年。4年前,电脑城关门,她把门店搬到了附近的虹桥电脑城。随着电商兴起,小店生意没落。

1年多前,她试着把墨盒、鼠标、转接头等配件挂到美团上去卖,没想到单量逐月上升。现在就算一天也没顾客进店,她也不焦虑了。

“外卖现在做得还可以,一天有十几单左右。周边本来可能不知道这里在电脑城里有门店,他通过买一些小东西校园外卖推广,知道这边有电脑城了,还会到我店里来,这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广作用。”李梅说。

后来,李梅把维修和打印业务也挂到了网上,约好的维修师傅直接上门,打印的考卷外卖骑手直接送达,“零售+服务”双线推进,让小店重新焕发生机。

李梅说,网上的生意主要来源于顾客紧急的、就近的需求。“平台都有绑定跑腿,我一接单马上跑腿就会来拿,半小时就能送到,所以都是刚需、急需的客户。”

她表示,虽然自己做小生意的,但是这么多年了还是积累了不少经验的,她觉得当下小店也要走转型之路,不能守着实体快速没落。

扎根社区的实体小店,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便民”演绎得更好?文具五金、开锁改衣、打印冲印……这些小店上线,既拓展了自身经营半径,又丰富了立体便民网络。

主角花艺鲜花店坐落在光新路上的一个居民小区里,虽是门面房,可几乎没有到店顾客,都在外卖平台上接单。记者进店时,5、6名员工分别忙着接单、分花和包花。

一名工作人员说,平均一天都能接到100多单,配送距离是20公里左右,现在有三家门店,联合起来基本能配送到整个上海区域。“像一些节日的话,订单非常集中,我们一天能处理3、4千单。”

多种商品选择,匹配较远距离的即时送货,让小店的鲜花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采访间隙,不时有骑手到店取货,骑手李浩宇告诉记者,日常接单的货品种类非常多。

“这单鲜花是送到交通大学的。平时送的,涵盖面有点广,比如说我刚送了两把锁,还有邮件、信封啊这些都比较多。”李浩宇说。

零售平台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平台上既提供商品零售,又提供服务零售的商户数增加超过120%。市民也习惯于打开手机,查找周边可获得的各种商品和服务。

在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看来,小店上线,承载了市民多元的生活消费需求,让“15分钟便民生活圈”越来越有烟火气,也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案例。

“对实体小店来说,包括原来都有空间的约束校园外卖推广,那肯定是有很大的一个拓展。对于居民来说,在原来的社零经济的基础上面,进一步能够提高便利度。”

汤蕴懿还建议,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协同探索创新,以线上赋能推进偏远社区优化治理。

“比如对于一些新城来说,它本身的公共设施也不是很健全,所以怎么样利用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这样的一个抓手,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之间公共服务的一个均质化。”汤蕴懿表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云快卖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