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点餐,确实便利了我们生活,可骤然而至的忧虑和麻烦也在增多,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法律解读】
强制扫码点餐是服务行业的一种倒退,看似给客户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人力成本,实则减少了服务水平,降低了客户的获得感和体验感。一、商品价值与等价交换
有人会说不就吃一顿饭吗?为什么这么挑剔?自己点餐不是很好,免得求人。
去下馆子花钱,这不叫求人。这叫等价交换。
例如一碗豆汁,实际的成本——材料费用、场地费用以及人力成本可能只有5元钱,但卖到客户手上30元。
那剩余的部份叫啥?店家应当赚的钱?
不,剩余那部份由三部份组成。店家的品牌价值、商家的服务品质以及客户的体验感。
比如一个品牌把长沙寿司包装了一下开到了超市里叫「陈香贵成都排骨面」
一个品牌把午餐烧饼包装了一下开到了超市里叫「胡一手排骨大锅盔」
一个品牌把午餐猪肉煎鞋子装了一下开到了超市里叫「瞪眼牛煎包」
这三个品牌我都去了一次,论吃的还不如前两者,之后我就不再去了。
面还是那碗面,猪肉还是这么点,似也不像那种排骨味;烧饼还是那种薄饼,上面的肉却没排骨味,碟子奢华了;猪肉煎包却不是那种饺子,变小变扁没有馅料。
进去饭店,让我自己点单,服务没有,而价钱却是晚餐的三~五倍。
你说我能满意吗?
二、强制扫码到底有何门道?
如今大多人都晓得了店家的套路: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便于营销推送、便于引流打小广告。实际疗效如何店家心理清楚。
疗效真不咋滴。
比如个人信息:
曾经个人信息还值这么一点钱,如今就不这样了。能卖吗?其实不能。如果卖了后果很严重。记得前些个月,有几个海归学院生还有研究生嫌弃离职不干自己开工作室,本以为是个好生意,结果转让公民个人信息竟多达17万余条,违规所得1200元。[1]你说高吗?所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以便营销推送?
支付宝那推送和社交早被无视了。请直接取消关注或则屏蔽信息接收。
操作步骤:
点开任意微信公众号右上角三个点→设置→接收文章推送关掉
引流打小广告赚外快?
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500人可以申请流量主,并且会有几个人没事去点店家的营销广告呢?每位月这点钱还不够卖掉一碗面。
这么,店家有可能是无辜的。
所以,不如请国家反垄断局查一下支付宝和微信,是不是在这里面搞了啥门道,尤其是前者。
三、强制扫码点单以及扫码方便性
首先,扫码点餐在一定程度上,便捷了消费者点餐,即降低了点餐服务形式。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的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则服务形式,自主决定订购或则不订购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则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假如消费者不同意通过扫码形式点餐,或则不同意先关注后点餐,经营者强制扫码关注点餐,即便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其次扫码点单,通常扫码关注的同时扫码点单,还存在要求消费者提供性别、年龄、联系方法等个人信息的情况。似乎已违规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必要性原则,不再赘言。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