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向媒体反映,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也从本月12日起禁止外卖进入学校,这项规定引起学生热议。记者前日在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校区校门上看到了这一则公告:“经学校研究决定,自11月12日起,严禁校外餐饮商家送餐进入校园内,校内餐饮服务商也不向个人提供送餐服务。请各位老师同学到校内餐厅就餐。”(11月22日《春城晚报》)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这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外卖因此越来越受高校学生的青睐与追捧。一些高校学生之所以对叫外卖“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外卖方便、实惠,能大大节省在食堂排队等餐时间。而且与食堂相比,差异化、个性化的外卖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们对食物种类、品相和口味的需求。
面对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叫外卖,一些学校管理者却显得“忧心忡忡”。无论是出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考量,还是出于“学生容易养成慵懒习惯”的担忧,抑或是出于维护学校餐厅利益的“良苦用心”,高校出手禁外卖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值得思考的是,高校出手禁外卖,是否真的能保护环境减少隐患?是否真的能给学生治懒癌?这些问题的结论,在商家校门外设置取餐点,甚至雇学生“潜伏”进校送餐的奇葩景象中,已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学生们对食物的需求,早已不是为了“吃饱”,而是讲究“吃好”。然而,反观当下的一些高校食堂学校食堂外卖,饭菜不仅价格偏贵,而且品质上也不尽如人意,显然难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尤其是在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对那些一成不变、缺乏新意的食堂饭菜,学生们越来越不能接受,于是纷纷“用脚投票”,叫外卖的高校学生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高校出手禁外卖初衷是好的,却不能缺乏“异质思维”。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认为外卖不卫生、不环保、不安全,就简单、生硬的严禁校外餐饮商家送餐进入校园,实质上这是对“少部分学生”利益诉求的忽略与漠视。虽然学生统一到校内食堂就餐便于校方的管理,但是依然有“少部分学生”有叫外卖的需求。如果校方忽略与漠视个体的基本选择权利,强硬出手禁外卖,难免给人留下“简单粗暴”印象,甚至还会产生“庸政懒政”的猜疑。
高校出手禁外卖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些高校管理者面对校园治理新情况、新问题市的短板与不足:简单、生硬的“以堵代疏”出手禁外卖,让“少部分学生”有了被忽略与漠视的感受,自然也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同。当食堂饭菜品质不尽如人意,一些学生宁可到校门外设置的外卖取餐点“叫外卖”。要让食堂饭菜赢得学生的青睐,与其“以堵代疏”出手禁外卖,不如脚踏实地提升学校食堂的餐饮品质学校食堂外卖,提高饭菜质量,改进供应模式,增加供应品种,让学生吃饱吃好。一句话,高校出手禁外卖,这样的管理还是少点为妙。
文/丁恒情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