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快卖,提供专业好用的外卖系统、跑腿系统和同城信息系统,公众号+小程序+APP多端适用。
腾讯QQ到底什么时候生日,谁才是外卖市场的老大?
2023-04-30 12:05:08 云快卖

刚在美团下单点了麻辣烫!

所谓玄学就是不可预测,不可预知,还带有一种神秘主义色调在上面,置于波橘云诡的互联网上面,玄学的精神更被弘扬中信了,例如:

腾讯QQ究竟哪些时侯生日(明天是腾讯QQ的生日,只要把这个消息发给X个群,能够升四级,我早已试过了,10秒才能升级,不相信也要试试,总之没益处)

贾跃亭究竟哪些归国(贾跃亭上周和新浪科技说这周归国,这周和腾讯科技说周五归国,最新消息是,7月13日,一位接近贾跃亭的知情人士表示,贾跃亭明日归国)

这种事例还可以继续举下去,其实这中间少不了外卖平台。简单来说,美团和饿了么,究竟谁才是外卖市场的老大?

我随手贴几张图艺恩的数据报告:

从数据上看,美团早已全面落后了。其实光有数据如何行,还得有文章,例如这些。

加上之前美团之前负面新闻缠身,连王兴本人都不得不下来辟谣,这样子美团全面落后饿了么的事实就更逼真了。

但按照不久前刚才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7年Q2冬季报告》显示,美团外卖独立app的用规模早已超过饿了么,市场份额排行第一。

所以问题来了,究竟谁才是第一?

事实上竞争激烈的地方,也是烟雾弹最多的地方。激烈的市场总是伴随着有好多真伪难辨的信息,烟雾弹的用处是有特别强的蒙蔽性,而绝大多数用户和读者是没有辨别能力的,譬如说究竟是秒拍第一还是美拍第一,例如是易迅厉害还是天猫厉害,读者基本处于“你说哪些我就信哪些的”状态,我们早已在共享自行车上看到了舆论争的威力,而在外卖市场上,又在上演着相像的剧本。

真相:之前统计的都是美团外卖独立app的数据

首先要晓得一点,我们通常来说,这种第三方数据报告的来源基本上是SDK,云服务器、运营商数据的系统级服务,对一些关键指标,例如搜索指数、下载指数、活跃度等整体剖析,各家的算法和排序不同,和实际不会百分百确切,但有一定的参考性。

数据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涉及到如何统计,以及统计的口径,这儿面学问就大了,我随意举个反例:

以活跃用户为例,例如每位平台对于活跃用户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例如点开顾客端算一个活跃用户,有的通过第三方行为,例如微信分享点进去,即使是跳转微信,也算一个活跃用户,包括第三方支付,例如你用支付宝在XX网站付了一次钱,即使你三天都没开过支付宝,也算一个活跃用户。

外卖行业的情况也是这样,之前的报告上面,美团外卖的数据之所以“落后”饿了么十大外卖平台排名,一个重要的缘由是:一些数据剖析机构选择的标的是美团外卖独立app,而不包括美团APP、大众点评APP等超级用户流量入口,所以显示的数据“落后”。但这一次依据的数据显示,美团外卖独立app的量,早已超过饿了么,假如说这个数据比较接近的话,这意味着假如把大众点评和美团app的量再算上十大外卖平台排名,美团外卖总体的量,基本上要超出饿了么好多。

致使美团下载量和用户量不如饿了么的缘由正是统计口径的不同。如今,随着美团外卖整体业务盘面的下降,美团独立app的量也起来了。按照发布数据,2016年上半年美团外卖用户MAU就超过5700万,而眼下又是酷热的夏天,季节缘由对于外卖的反弹作用是特别显著的:你们都不乐意出去喝水了,那干脆叫外卖了,这种诱因引起整个外卖市场增长很快。

考虑到不同平台的统计口径和数据之间的差异,数据似乎不能完全反应出100%的真实情况,但起码能看出一点,饿了么和美团外卖app现今的差别早已不大了,若果从个别数据角度去看(例如月度用户规模等),美团外卖超过饿了么也很正常,再加上依托自身母平台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两个超级app的流量和订单,美团拿下外卖市场行业第一基本上早已稳了。

外卖市场明年一定收官

外卖下半场和收官之战喊了那么多年,但去年一定会迎来最后的决战,之所以如此说,我的判断是:

我们从市场上的玩家也能看下来:外卖市场打了那么多年,一开始也是群雄争霸,今年就剩下四五家,当时还有口碑,后来口碑不做了,划归到饿了么,这个市场就剩下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这三家,而随着百度整体战略变革人工智能,之前说要投入200亿的糯米基本上早已宣告死亡了,如今就两家,饿了么和美团。

我们去看外卖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低毛利的行业,后端是大量的配送员(例如),前端是各类SaaS系统支持,例如派单算法系统,例如店家的CRM管理系统,例如货运配送优化系统等等。

但似乎单纯的外卖是一个峰值市值很显著的行业,(例如饭点时间忙,晚上没事干)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开放配送货运能力,这也是王兴所说的用高频带低频的策略,所以我们看见,美团外卖平台上还衍生了商场货品、生鲜蔬果、甜点饮料、鲜花面包等品类。

背后的缘由是——是经过如此多年的发展,作为外卖基础设施的即时配送体系,早已渐趋成熟,这个体系能为好多原本不具备外卖配送能力的店家提供了配送能力,虽然是无形中拓展了更多的市场和供给;另一个更为本质的缘由,外卖平台早已成为一个综合性需求的入口,你们会用它做更多的事情,例如买花,买面包,甚至跑腿送快递,买啤酒,买狗粮等等。

这个基于泛生活圈的需求和王兴所说的eatlive理念重合,但潜力才刚才释放下来,随着市场行业的变化,背部玩家享受的红利也就更多,这也是我为何说这个市场很快就要见真章的缘由。

哦对了,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行业动态上看出一些疲态,例如前几天饿了么宣布牵手百度外卖推出网餐行业首个配送箱消毒标准,表面上看是配送箱标准,当然是象征意义小于实际——考虑到两家在今年打的怎样惨重,怎么那么快“结盟”抱团,明眼人也能看下来,老三和老四早已有点坐不住了。

最后

今年12月份两家纷纷宣布日订单破900万,美团在去年3月又宣布订单破了1000万,而最新公布的日完成订单超过1300万,我搜了半天,暂时还没见到饿了么公布其日完成订单超过1000万,其中的缘由和背后的规律,你们自己寻思哈。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云快卖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