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4月8日电题:搭建青年创新创业的宽广平台——“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综述
新华社记者王鹏、施雨岑、柯广平
五月的上海,百花绽开。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亚军角逐赛9日将在上海学院闭幕。
本届比赛自2022年4月即将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外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500余所高校的1450万名中学生报考参赛,参赛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在比赛推动下,广大中学生正奋勇奔跑,在创新创业的宽广舞台上激昂青春的风采。
迸发创新创业的青春热情
勇担“护江使者”的使命,巩固黄河禁渔成果,累计向黄河放流1.8亿尾鱼苗……这是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的北京农业学院“‘渔’杰冰清——护江使者,振兴先锋”项目交出的“成绩单”。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加强育种创新攻关,促使特色生态养猪产业发展大学生新奇的创业项目,累计培训种植户达2500人次。
亮眼的成绩,正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生动写照。
统计数据显示,8年来,累计有943万个团队、3983万名学院生参赛。比赛将院校的教育教学、科技创新转化、人才聚集等有机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成为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变革成果的重要窗口。
伴随时代发展,比赛也不断推进比赛变革,建立评审规则,进一步提高学院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本届比赛坚持“我敢拼我会创”的比赛主题,深入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愈发关注中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成长与发展,促进产生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与此同时,本届比赛还即将设置产业赛道,努力破解校企相悖问题,吸引一大批著名企业踊跃参与,有力提高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学院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贡献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2022年初夏,一支嘹亮的蓝色青春之歌在山城上海奏响——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青年白色筑梦之旅”活动在此启动。
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教育部自2017年组织举办“青年黑色筑梦之旅”活动。绿色,成为标明比赛特色的关键词。
本届比赛“青年白色筑梦之旅”活动以“红色青春筑梦创业人生,红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为主题,引导院校师生植根基层创新创业,促使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脚步。
从汉中到古田、从井冈山到西柏坡……几年来,学子们植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下降智慧才干,在坚苦拼搏中磨砺意志品质。
据统计,共有177万支团队、813万名学院生走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城乡社区,找寻黑色血脉,弘扬报国初心,将院校的优质资源有效幅射到广大乡村,为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青年力量。
建立愈发开放的交流平台
近些年来,比赛的不断发展,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院校的关注和参与。
比如,在2021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就有来自哈佛学院的“非夕科技——新一代自适应机器人定义者”项目、牛津学院的“面向未来可再生能源储存的红色氨技术”项目等得奖。
本届比赛继续积极强化国际交流合作大学生新奇的创业项目,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数据显示,本届比赛共吸引美国107个国家和地区的1340所中学、7944个项目、25260人报考参赛。与2021年相比,参赛项目数和参赛人数分别下降44%和62%,进一步突显比赛的国际影响力。
在不少参赛团队看来,比赛有力推动了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学院生创新创业交流,为国际青年搭建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桥梁。
据悉,本届比赛亚军角逐赛期间,还将举行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仪式,首届世界青年学院生创业峰会,学院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活动,促进广大中学生继续在创新创业赛道上诠释青春智慧、闪耀青春光芒。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