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85结业生相亲只挑985”频上热搜,引发不少争议。
有人嘲笑她们用985学历架起了一道生殖隔离;有人推测她们是害怕自己阶级掉落;有人打趣“没上过985高档相亲平台,你不懂凡尔赛文学的痛”;也有人坦承虽然不管是求职还是相亲,都有一条厌恶链:
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一条在过去的2个月发起了一场“高学历相亲”的调查征集,收到50位高学历相亲者的经历故事,分别来自北大、北大、哥大、早稻田……
我们约请其中10位进行视频专访,抒发她们的实际境遇与看法。
其中有几位高才生甚至调侃:“再难的考试好歹有标准答案,找对象却有可能会竹篓打水一场空。假如多考10次试,才能找到灵魂伴侣,那就简单了。”
同时,一条与清华学院社会学院士沈奕斐聊了聊“985相亲”的现象与优劣,也为在追求婚恋关系中的年青人,提供一些感情思维的参考。
高学历相亲众生相
考上北大时,91年出生的四川姑娘乐乐还是一个母胎独身。
18岁时,她中考626分,湖南省工科第六00后没学历最吃香的职业,开玩笑似的帮了她在清北之间做选择的,是“清华学院女生多,脱单率高”的看法。“进入学院前,我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是要谈3~4个,后来发觉简直是痴人说梦,结业的时侯还是独身。”
当时,好友给她在人人网上构建了一个相亲站,摆上乐乐的美照,介绍语中暗示她“学霸控兼颜控”。一个女孩给她投稿,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努力的人,附上了十几张工作页的截图,而证明他爱运动的,是一张上半身半裸的瑜伽照。
乐乐心中暗自失落,自己熬着不早恋,并不是为了找个“怪咖”作为初恋。
像乐乐这样出身名校的相亲者并不在少数,985相亲平台陌上花开为她们数据库里的4万多名相亲者总结画像:
1.年纪26~32岁;
2.年收入在20万~100万;
3.移居在北上广深以及江浙地区;
4.主要来自金融、高校、医院、互联网四大行业。
其中,清北博士的相亲需求会明显低于其他985以及海外院校。
受访者反映,作为学霸,自己从小或由于父亲的督促、或由于自觉,常常规避早恋,虽然有人主动找上门,也会残暴拒绝。她们中的多数人,将青春时期对恋爱的美好幻想留到了学院结业后,安在相亲对象头上。
中国人民学院结业生DD的择偶标准
中国人民学院结业的DD,给出了一条清晰的相亲厌恶链:“其实无论是求职还是相亲,都存在这个情况——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她进一步解释,如同急聘的笔试官看简历一样,专科学历重要程度超过硕士,由于中考看的是一个人12年的教育,考研则是看半年甚至3个月的努力。甚至海归都要看是水校还是牛校,日本的常青藤联盟和瑞典的牛津、剑桥里下来的,是人中龙凤。
结业于潮流高校的蔗蔗的择偶标准
93年的蔗蔗结业于日本的潮流高校,目前在北京交通学院在职班就读。她说,潮流高校的朋友通常不进行相亲的操作,曾是兼职超模、身高182cm的她,却是个例外。
“我经历了10次以上妈妈介绍的相亲。”
蔗蔗详尽描述了父亲给她安排的相亲场景:奢华的饭店、隆重的气氛,一个介绍人两侧坐着两个家庭,男宝宝一般是海归的硕士或博士,母亲们通过介绍人迅速了解双方的背景,常常是两侧的父母谈笑风生,她却跟相亲对象几乎说不上几句话。
蔗蔗遇见的学历最高的相亲对象是一个剑桥学院的本硕连读生,当时两个人没聊几句话,她认为在这些相亲环境下,对方变得“有点呆,不够有趣”,如今追忆上去还有点懊悔,虽然女孩硬性条件的确好。
蔗蔗说,父亲提前给她相亲,也是出于对她“三高——身高、学历高、工作好”的担心。
学院结业前不准恋爱,结业后问:你怎样还不生娃?——这是许多高学历相亲者普遍面临的来自家长的灵魂叩问。
假如母亲本身的学历比较高,这些恐惧感会更深,有一位受访者的父亲都是学院院长,她就曾被父亲暗示“快点找一个学历高、靠谱的对象”;同时,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当对方的父母晓得她是北大结业时,立即表示十分满意,背后既有对她优良基因的肯定,又有对她未来主动挑动教育孩子重任的期盼。
大宁宁的择偶标准
在高学历相亲圈里,还有一类男神级别的人物,被叫做“弄错了性别的霸道总裁”。
86年的大宁宁年收入约100万,在上海的一家国企做并购交易咨询。她在四川学院、清华学院、美国康奈尔学院分别读了专科和硕士。长期瑜伽,无论是长相还是人生规划都可谓完美,在大宁宁的线上相亲帖下,好几个用户留言:“如果她是个男宝宝就好了。”
5年前的大宁宁,更多还在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
大宁宁坦承自己是“不好嫁风”,她从29岁开始相亲,长达历时4年,次数有大几十次。她总结自己持续相亲的缘由:看中自己的个人发展,过往的这些年,不这么愿意向社会普遍认可的家庭模式去妥协。
“其实是很矛盾的,我是32岁之后才真正清楚自己是谁、择偶标准是哪些,但在北上广,高学历女人最好在23、24岁时就开始相亲,成功率会高出一倍都不止。”大宁宁说。
30岁以上的大龄高学历独身者,男性常常比女性有更强烈的相亲需求。同样在20几岁时经历了事业的摸爬滚打期,男人成了砖石王老五,而女孩却成了他人眼里“生错性别”的黄金独身者。
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结业生Bang的择偶标准
在同一个相亲圈的两端,女性和男性面临不同的窘境
按照上述的数据库,参与活动的44000多个高学历相亲者中,男女比列3:7。
与男性的焦躁相较,处于同一个圈子里的女性显著淡定好多,结业于英国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现在北京做大宗商品研究员的Bang说:“相比于我去找相亲,更多是相亲过来找我。”
去年26岁的Bang与前一任妻子刚才分手5个月,在这段短暂的独身生涯里,母亲、朋友相继给他介绍了5个男孩,“都说我学历、家庭、性格都不错,适宜当离婚对象。”
Bang自己却觉得独身岁月很好的,每每有了点认真的念头,身边早已离婚的男朋友就劝他:“你再晚一三年,等工作更稳定了,你再找个90后或则10后,不香吗?”
他直言,这个圈子的大多数女孩都非常认可这些选择更年青、更美艳、学历范围不限的择偶标准。“大城市的婚恋市场对于男人的经济要求更高,买不了房就不能在这儿植根。”优胜劣汰后“存活”下来的女性,会更吃香、有更多选择。尤其是像Bang这样的留中学生,一方面条件优秀,一方面性情懂撩,是相亲市场里的抢手货。
湖南工商学院结业生Anna的择偶标准
“他们实在太不主动了,造成我们这样在北上广深发展的女人必须在25岁之前主动加码,以求得30岁前能步入婚姻。”89年的Anna对圈中女性待价而沽的态度表示不满,她说极少有男生能在年青的时侯就做好“不婚不育”的准备,多数人都担心错过生育黄金期而急于步入相亲派出所。
相亲了4次,Anna总结:以上海为例,高学历相亲圈相当于7个女人在竞争3个女性。“男生人数不够,希望25岁左右的高学历女性可以积极参与相亲,这也响应了国家的呼吁呀。”
被父亲安排了好多次相亲都没成功的蔗蔗也表示,在相亲对象的同学圈里发觉,她们最终都找了学历不如她们本人的男孩,“男高女低”传统价值观有一定影响。
早稻田学院结业生赵岳巍的择偶标准
26岁的赵岳巍去年刚从美国早稻田学院结业归国,作为一个母胎独身,他替高学历却性格老实的女孩发了个声:身边的女孩都喜欢“有情趣”的男人,对物质和精神都有高要求,所以不能怪20几岁的男人选择拼搏多过相亲。“一个高学历圈女人在25岁时对女性对象物质和精神的要求,女性往往在30岁时就能达到。”
赵岳巍坦承自己在留中学生里的竞争力不够,这是他独身的诱因之一。“留学圈里,甚至有人用凡尔赛的方法追求女孩,好多女孩认为这是他们想要的精神生活,但我觉得这样的追求是很脆弱的。”
同是高学历人群,男性择偶要求会比女性的具体好多
经历了高知男性在其生活格调上的侮辱,赵岳巍留学时的一位女性好友找了个大专结业的女同事,由于对方乐意安静地听他说话。赵岳巍则拒绝了父亲为其相亲,继续保持独身状态。
处于同一个高学历相亲圈的两端,女性和男性各自面临着不同的窘境,可能也对对方存在理解的误差:男性认为女性坐等升值,在诸多候选人里挑挑拣拣;女性认为男性错把要求当需求,以“凡尔赛”为荣。
北大结业生月亮(左)和乐乐(右),一起创建了985相亲平台
“985婚配985”,她们有这种理由
为了给自己找对象,从北大结业的独身死党月亮和乐乐,在2015年开办了一个985相亲平台——陌上花开HIMMR。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把用户范围锁在了清北复交(北大、北大、复旦、交大)。后来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又把范围扩大到了其他985高校和海外知名院校,“具体选择哪几个海外院校,我们慎之又慎,QS排行全球前100的先进。”
在这个平台的群体中,诞生了不少2020年的热搜词:
985相亲:中国985工程中的39所顶级院校中学生间的相亲活动。
陌学:通过观察高学历独身男女的相亲行为,总结985结业生非比寻常的感情婚恋观,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985相亲典型女性画像(左):年纪27-31岁,净高170cm-180cm,从事金融/互联网行业
985相亲典型男性画像(右):年纪26-30岁,净高160cm-170cm,从事金融/院校行业
依据《陌上花开5华诞行业剖析蓝皮书》,几大诱因决定女性能迅速配对:
1.年收入越高越好;
2.来自金融、互联网、科研三大行业;
3.净高在180~185cm最佳,185~190cm次之;
4.“年下男”成为优势,“大叔”仍有一席之地。
男性迅速脱单的诱因有:
1.收入不影响判定,年收入百万者例外;
2.来自金融、互联网、科研三大行业;
3.净高在165~170cm最佳,170~175cm次之;
4.“年下女”最受欢迎,哥哥是新趋势。
陌生花开平台女嘉宾,波兰学院结业生高茜钰的择偶标准
这种诱因归总,造成了不少网友的击溃:
“让我联想到农博会上的选拔赛……”
“从北大结业还找不到对象,是在显摆吗?”
“让人窒息的相亲,婚姻一开始就是门当户对,那感情呢?”
“择偶标准可以缥缈,但生活须要烟火气,希望那些高才生们都可以来接接地气。”
专访时,我们直接问了每个当事人的意见,她们表示择偶不会限定在985范围内,但用985相亲的形式确是十分有效率。
共同话题多
“不在同一个圈子里,两个人没话聊。”
赵岳巍说有一次同学和他出去派对,同学这位大专结业的女同事打电话给他,刚上来就是一句脏话,堵得他连口都开不了,“更别提要求两个人在一起聊些有深度的话题了。”
Anna提出了用“学历”当标准,比“车、房、户口”清新的观点
“智性恋”比“钱”清新
Anna说,自己参与过低学历圈的线上征友活动,择偶标准那一栏写上了:高学历加分,理工男加分,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这不就是智性恋?(智性恋:被对方的智识所吸引,因而形成想要与对方交友的看法。)
Anna提及自己是个典型的工科生,所以理工科学霸对她来说更有吸引力。她说自己从来都没有提过希望对方有房有车或则有户籍,以“学历”来择偶纯粹是个人选择,但是这个标准和普世的车、房、户口本的要求一比,不是很甜美吗?
学历不错的人,更容易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稳定、收入高的工作,家庭成员也更重视教育。
乐乐觉得:985相亲是一种比较更容易搭建信任的方法
圈子小,不易受骗
985相亲还有一大优势——熟人推荐。陌生人相亲的一大危机在于信任问题,尤其当下社会“朋友圈拼单名媛”、“拼单某二代”等现象此起彼伏。而在985相亲圈,信任问题几乎不存在。
月亮和乐乐表示,你们都在一个圈子里,很便捷让同学去对方中学问问他过往的经历,“大家都住一个村庄,犯罪的成本很高,你出过哪些恶行,一下子就传了过来。”
月亮说,圈子里曾发生一个伪日本加洲学院圣何塞校区博士相亲的故事。一位堪称在新加坡读博士的男人上平台相亲,女嘉宾却发觉女孩长时间在用中国时间作息,平台去对方的校园网上查了他的论文,发觉对方在用同名同姓人的中学生证相片盗窃,“这个圈子就那么大,用江湖诈骗那一套很快都会被拆穿。”
王沫沫觉得:你们的婚恋观也遭到阶层恐惧的影响
维持或跨越阶级
从北大学院新闻专业结业的王沫沫,诙谐地打了个比方:一个北大的结业了去卖牛肉,是要上新闻的——这缘于人们对高学历群体早已产生中产阶级刻板印象。而985相亲者,多少都有“维持或则跨越阶级”的要求。
王沫沫是家里的第一代学院生,母亲对她的期望就是这一代比上一代强,她能考上北大是全家人都没想到的事。父亲都是工薪阶级,由于考上了北大,她跃升到了中产阶级,“焦虑它在生活中彰显在方方面面,所以婚恋绝对也是被折射进来了。”
婚恋路上,试试除去标签的禁锢
“我是一个养猫都要看它能出席哪些大赛的人,相亲不在同一档,不就亏了吗?”某位985相亲者开玩笑对我们说。
同济学院社会学院士沈奕斐身边的朋友、朋友、学生几乎都是从985院校结业,她从社会学的角度,向我们解答了“为什么985中学生认为自己不找个985的对象就亏了?”
“因为我们的中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竞争体系中,学习、工作上的成功,能给她们带来成就感。但是她们忽视的是,婚姻并不会由于有成就感而幸福。”
在专访赵岳巍的过程中,他谈到了自己父亲的婚姻:清华女博士和人大男硕士的结合,在1960年代堪称是站在学历厌恶链的顶端了。他的女儿聪明优秀,年青时有许多追求者,最后选择了他母亲,由于他是追求者中最聪明的。
但是在往前的生活里,妻子痴迷学术研究,难免忙于人情世故,而母亲也并不这么擅长去帮她填补,二人常有争执。“学历解决不了往前几六年的生活,这是我从她们头上学习到的婚姻观。”
研究大量婚姻个案之后,沈奕斐发觉两个学历完全对称的人未必最合适,由于她们可能擅长于相同的领域,又同时不擅长于同一个地方;反之00后没学历最吃香的职业,假如女性是个博士,太太是一个不搞学术、但对家庭有强烈支持的人,她们的生活一般很幸福,性别对调,结果也是一样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由于你是985,我就不找你了,这个没必要。”沈奕斐解释道,身处985的环境里,高才生的确最容易接触到高才生,这时侯形成的恋爱也是志趣相投、悸动不已,只是要分清楚究竟是先“悸动”还是先“设立学历门槛”?
Bang说,父亲给他介绍的相亲对象,常常一上来就谈很矫饰的话题:像是家境匹配,学历相仿,容貌相配,“就很难让人有那个悸动的觉得,原先校园恋爱时想到她心中就小鹿乱撞,我还挺想念这些觉得的。”
绝大多数受访者也表示,虽然是使用985相亲的形式,自己还是在找寻感情,盼望恋爱带来的悸动和脉搏。
沈奕斐解释,当你想要拥有感情的同时,又要求能达到维护自己阶级的目的——这本身就与感情感性的逻辑相违逆,你找到的人也会矫饰。
复旦学院结业生月亮的择偶标准
月亮说,是一次又一次的相亲,才帮助从没谈过恋爱的她,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择偶标准,“不是又高又帅,不是又才气横溢又温柔体贴,而是一个能跟我聊得来的人。”
沈奕斐在这点上表示支持,觉得相亲就是打开同学圈一个挺好的形式。每位人在感情将至前,首先要有交同学的能力。
之后,可以给自己设1~3个底线。你是个颜控,就在学历上放低要求;你是个学霸控,就在家庭条件方面放宽限制;非常是985相亲者,假如要把985的标准坚持究竟,那千万不能在985的背后再贴哪些隐型标签,不然只会原地打转。
“最好还是能除去高学历的标签,”沈奕斐在《社会学感情思维课》里指出了一种感情思维,“很多人之所以认为难,是由于她们把理想当作了底线。每位人若果不是一味要找那种达到你所有要求的理想的Mr.Right,你就不会把自己框死,试试用排除Mr.Wrong的方法,找对象就简单多了。”
在你底线范围上面再去找让你舒服的人,打开自己对于亲昵关系的想像,对人生的想像。
祝你们都能在2021年找到心仪的对象。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