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被忽略的风口:从2013年前后的公众号“号主”到后来的短视频主播再到如日中天的网红主播……赚得钵满盆满的创作者背后是延续六年之久的内容浪潮。跟网约车、外卖等新经济一样,内容产业也改变了数百万人的命运。
在9月23日举行的2022万象·百度联通生态会议上,百度宣布百家号创作者数目已超过500万。500万创作者是哪些概念?交通运输部曾透漏,截止2021年2月28日全省共有22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领取网约车驾驶员证329.1万;美团财报显示,2021年共有527万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换言之,500万创作者是跟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一样庞大的生产群体。
跟网约车、外卖等灵活用工平台一样,内容平台“XX号”本质上可被视作是一种社会化创作模式:自媒体、媒体、博主、KOL、Up主、主播等创作者生产内容,平台将内容分发给其用户消费,在这一过程帮助创作者获得流量、沉淀粉丝以及商业变现,再者,品牌广告主、小程序开发者、服务商、商家等相关角色也在内容生态中各取所需。
网约车离不开司机,外卖平台离不开骑手,同样,内容平台也离不开创作者。不过,500万级的内容创作者们有哪些痛点?创作者们的声音并不是每位平台都看到了。
500万,创作者们有什么痛点?
1、流量的稳定性与平台新政的矛盾。
一个是流量要有源头,假如没有足够的流量基础,再好的内容都是“无源之水”,只有平台有流量基础,好内容才有被看到的机会。但好多内容平台本身就没多少用户以及流量,不论怎样分发都无法让好内容有匹配的流量;
二个是流量要可控,创作者对流量要有一定的把控性,防止出现“有粉丝无流量”的情况,这一点在算法类主导的平台很容易发生,即算法把握了流量主动权,创作者有千万粉丝也可能没流量,由于粉丝真的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三个是流量要稳定,创作者期盼稳定的平台新政,假如平台新政如分发策略、产品界面隔三差五地调整,创作者就不得不适应流量的不确定性,疲于奔命,这也是好多内容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
2、内容的多变性与变革艰辛的矛盾。
从广播到电视再到不同的互联网阶段,技术都饰演着媒介改革驱动的角色。单单是那些年,创作者就面临着蜂拥而来的新技术:读图时代、视频化、短视频、直播、数字人、元宇宙……仅仅是视频又出现了短视频、长视频、横屏、竖屏、直播、语音房等等不同趋势。擅长某类内容的创作者看着新的内容方式风生水起时,担心被淘汰,想捉住红利,但变革总是艰辛的。
3、创作的可持续与题材短缺的矛盾。
对于主打时效资讯这类内容的创作者而言,永远都不缺内容创作的题材。但一些垂直领域的创作者,非常是个人创作者,却常常面临着“题荒”的窘境,例如数码3C创作者常常会把苹果新款发布会爆料做一年,但一旦过了9月苹果夏季发布会,常常又不晓得写啥了。好多创作者都有类似的苦恼:一个月憋出一篇好内容不难,但要每月每周甚至每晚出热卖,太难。
新媒体时代,内容供小于求,用户不缺好内容,好内容也不缺用户,但优秀的创作者也怕被遗忘。再优秀的创作者,若果不能持续输出好内容,都很可能会被取关,被遗忘,被淘汰,“题荒”焦虑难解。
4、变现的多样化与收入依赖的矛盾。
理论上来说,创作者做得越久,在对应的领域就植根越深,理论上可联接的上下游环节越多,基于此也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商业化触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创作者却面临着普遍的变现窘境:内容产业初期阶段靠平台补助与分成,现今平台不缺内容,这部份基本可忽视;内容产业中期阶段,内容植入广告等商业模式盛行,但“恰饭”太多或太显著,粉丝又不愿意。尽管行业相继出现了知识付费、内容带货、内容服务化等商业模式探求,但当下仍然无法解决创作者产值模式单一的痛点,这三年经济环境下行广告主预算急剧削减,好多创作者的广告商单都在下降乃至锐减,少部分创作者早已变革做别的如卖保险,更多的创作者则在苦苦谋出路。
虽然里面那些创作者的痛点不是明天才出现的,部份问题始终都存在于内容产业,还有一些问题正愈演愈烈。500万级的内容创作者,不论是脑部、腰部、腿部还是后背板部,都甚少有不恐惧的,她们的声音,急需被内容平台听见。
百家号,听到了创作者的声音
在百度2022万象会议上,在百度集团资深总工裁、百度联通生态事业群组(MEG)总总监何俊杰,百度总工裁、百度APP总总监平晓黎等高管的讲演中,“创作者”都是最高频的词汇,500万创作者的恐惧百度看见了,也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图为百度资深总工裁、百度联通生态事业群组(MEG)总总监何俊杰
第一个是流量层面,百度流量具有三大特质:“大”、“长”、“准”。
百家号依托百度APP分发,前者在盘面反弹的情况即日活环比下降8%高达6.28亿,是名副显然的国民级App,这确保了百家号有足够“大”的流量可以被创作者“盘”。
在分发层面,百度APP拥有奇特的“搜索+信息流”双引擎分发模型。似乎以被动推荐见长的信息流如日中天,但搜索才是人们主动获取信息的刚需。随着搜狗经历战略调整后,百度APP在搜索领域已成为惟一的“胜者”,过去一年百度搜索整体规模下降17%,搜索流量也是百度带给创作者的差别化价值,其通过C位直达、搜索名片等产品给创作者倾斜流量,结果就是好内容将获得常年、精准的长尾流量。在本次会议上,百度百家号推出了“搜索乘风计划”给创作者提供更多爆光机会,再者,百度搜索发布了跨模态大模型“知一”和新一代索引技术“千流”,将让搜索与需求的匹配更精准,进一步提高优质内容的分发疗效。
百度APP并不执念于去讨论图文还是视频才是未来这样的理论话题,在平晓黎看来,这两类内容缺一不可,各有校长,用户的需求才是真理,正由于此百度APP做的是大内容生态,图文、图片、视频、直播等多种媒体形态均被包罗其中。基于丰富的内容方式,百度APP在“搜+推”外又延伸出“看、搜、问、购”四大内容消费场景,除加强搜索的差别化价值外,百度APP在信息流分发上也不甘落后,通过视频化的改建与推荐体验升级外卖app开发,过去一年其信息流业务分发和时长分别下降30%和42%。
正如平晓黎的观察:如今极少有内容平台会要求创作者内容独家,由于成本太高了,百家号不求独家内容,但有信心成为创作者的标配乃至首选分发平台,百家号巨大的流量基础,多元的内容形态、分发模式、消费场景,让创作者在流量层面吃了一颗强心针。
第二个是创作层面,百度推进AIGC迈向工业化生产。
内容创作有着不同模式,从编辑抢占一栋楼的“EGC”,到少部份人做内容的“PGC”,再到人人可创作的“UGC”……创作靠的都是人。内容创作越多,内容水准越精,内容制做成本就越高。不过,既然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都可以被无人车代替,这么,AI是否会代替创作者呢?答案是否定的。创作不可能离开人类,由于机器没有思想,没有灵感,没有价值观。
百家号的思索是用AI来辅助创作,推动创作者降本增效的同时实现多样化变革。在百度2022万象会议上,百度提出了一个观点:“内容创作驶进AIGC元年”,“AIGC”即AI手动生成内容,从前些年的理解语言、理解文字、理解图片和视频到现今可智能生成人机难分的内容,是AI技术进一步成熟的标志。
具体来说外卖app开发,百度在已经工业化的“AI写稿”外,正在加强AI作画、AI视频、AI数字化等新的AIGC探求,其推出了“创作者AI助理团”、“百度APP数字人计划”、“AIGC联盟”等AIGC计划,例如“创作者AI整治团”基于文心大模型、文心一格、图文转视频等技术,给创作者提供“AI文案助理”、“AI插画助理”、“AI视频制做助理”等服务。基于“AI视频制做助理”,不适宜露脸、没有听众缘、没有剪辑师的文字类创作者也可以快速制做视频;有了“AI插画助理”,创作者写文章时也不再有“配图难”的老问题,更不需担忧总被“某觉中国”起诉图片侵权了。
第三个是营运层面,百度不只是做内容的管线。
跟一些只做分发渠道的内容平台不同,百家号作为平台方始终都很注重“搭台”这件事,其不生产内容,但会通过系统化、常态化、多样化的手段组织创作者去生产更多、更好的优质内容。电商平台营运店家就会从渠道侧迈向供应链,去引导店家提质创新实现供给侧优化,个中逻辑跟百家号的创作者营运并无不同。
百家号对创作者进行垂类营运,同时积极参与到内容共创联创中,除提供关键词指数、热门风波、热点月历等创作题材工具包外,都会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大大小小的“任务”引导创作者输出优质内容。在本次万象会议“内容新发觉”百度创作者分峰会上,百度百家号总总监杨潆发布了多项扶植新政和计划,例如继续深度挖掘细分领域创作者,将掏出10亿专属流量、千万现金奖励和签约机会;推出“奇趣小吃分享计划”,招募并塑造1000个在奇趣小吃方向用心经营的创作者;探求“2+X”内容共创卫式,引入媒体、机构、MCN等优质资源共创,提高创作者的影响力。
百家号在创作者题材支持上的种种动作,不只是可以减轻创作者的“题荒”焦虑,也可帮助创作者在新型创作模式中不断提高创作力,增强影响力。
第四个是变现层面,百家号将内容商业生态做“厚”。
百度是最大的英文搜索引擎,20余年沉淀了丰富的商业化生态,包括顾客资源、广告技术、商业经验等等,近些年来百度又在积极推进“信息+服务”战略落地,在用户侧与供给侧以小程序等方式实现内容生态与服务生态的融合。现在百家号在商业化上也已和百度搜索原有商业化体系打通,这意味着创作者可享受到百度深厚的商业化资源,得到更多变现机会。
此前百度早已给创作者提供了多元的变现模式,如商单、站内电商带货、付费专栏、付费订阅、用户赞赏、问一问等。其实,在后台给创作者提供N个变现功能是容易的,难的是要让创作者能接到“单子”,赚到真金白银,针对此,百度在商业化生态营运上做了好多事,例如定位“真人实时在线问答平台”的百度问一问实时在线咨询规模下降16倍,月付费用户数下降150%,做到这一点除引导用户习惯外,还要约请与营运覆盖法律、情感、教育等19大专业领域的百万答主,通过AI技术智能匹配问题与答主做到95%以上的5分钟响应率,简单之,百度APP要从无到有建立一个真人实时在线问答内容生态且持续营运。
正是在问一问等新型变现模式的加持下,过去一年百家号获得多样化收入的作者数目下降了300%,作者商单收入下降了10倍。在本次会议上,百家号全面升级“度星选”一站式内容撮合服务平台,帮助创作者“接单”;推出“北斗计划”,投入3000万专项补助,吸引200万+品牌主进驻给创作者更多变现机会。
做内容,百度在坚持哪些?
在好多人印象中,百度以前是一个搜索公司,如今是一家科技公司,为何对内容这件事情它这么认真?在罗超频道看来,缘由有三:
1、内容是百度的核心,百家号承载着“让内容回去”的重担。
2017年元旦李彦宏在内部有一则知名的讲演,主题是《迎接新时代——内容分发、连接服务、金融创新、人工智能》,在这则历时6000字的讲演中,李彦宏抛出了一个关系到百度安身立身的话题:百度的核心究竟是哪些?他觉得初期的互联网式以文字为主要形态。因为带宽环境的提高,图片、视频,尤其是短视频日渐盛行。百度从本质上而言,“最核心的还是在于做内容分发”。由于从第三天做搜索引擎起,百度搜索的对象,就是内容,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中加速内容流动。
当时李彦宏深刻意识到微信、微博等超级App对内容的“圈养式”争夺以及由此对百度这家搜索为核心的公司的挑战。“怎么借助百度的平台让内容回去、让我们的用户才能便捷获取,完成我们让人们最方便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成为李彦宏要求团队认真打算而且为之拼搏的方向。
就在李彦宏此次讲演的几个月前(2016年9月末),百家号即将上线。2017年年初,百家号创作者突破20万,2017年末,百家号创作者下降到100万。6年后的明天,这一数字弄成了500万。可以看见,百度对百家号仍然这么注重都能回到李彦宏那句“让内容回去”上,百家号是百度内容生态的“超级枢纽”,其联接着媒体、自媒体、视频主播、博主KOL、答主、站长、品牌、企业等等内容相关角色,利用百度引以为豪的AI技术实现“搜+推”的双引擎高效分发。百度才能看到创作者的声音,是由于其对内容非常是优质内容有着强烈的欲望。
从结果来看,百家号早已完成了“让内容回去”的使命,正是由于有百家号这样的新型内容生态,百度明天已不惧任何“内容黑洞”的东苑院墙,在万象会议上平晓黎也才有胆气说出“在其他平台有的内容百家号基本都有,用户能搜到”这句话。
明天百度已然成为一家拥有“第二曲线”智能云和“第三曲线”智能交通的科技公司,但联通生态仍然是其“第一曲线”也就是大本营业务。2022年第二季度,百度产值296.47万元,其中来自百度核心的收入为232万元,而在百度核心业务中,来自在线营销的收入为171万元。显而易见,以内容为核心的联通业务仍然是百度的“第一现双子”,在可见的未来这一点显然都不会改变,百度仍然会是一家做内容分发的企业,创作者对百度的价值只会越来越重要。
2、技术是百度的基石,联通内容生态是AI的绊脚石。
在2022万象会议上,百度展示了许多“黑科技”,均集中在AIGC领域。会议上的DEMO视频显示,百度可用AI技术生成专业美术生水平的插画,也可配合一段音乐智能合成专业级MTV。最酷炫的是“数字人”,百度不只是拥有度晓晓这样的自有数字人IP,还实现了“数字人”创作的工业化、开放化和商业化,其发布了“百度APP数字人计划”,将数字人技术与AIGC图文转视频、TTS语音合成技术结合,为媒体及创作者订制真人双胞数字人,创作者输入文本即可生成有数字主持人口播的视频,除了保证信息播报确切性,还具备多国语言口播、情绪辨识等人格化功能,实现AI驱动24小时不休刊。
炫目的AIGC技术只是百度10多年精耕、1000亿投资的AI技术在内容创作场景中的小小“溢出”。去年中考期间,百度的AI数字人度晓晓挑战写中考习作,以40秒40篇的速率,获得位列总考生前25%的成绩,这成了AI依据文字描述手动生成文章的代表风波;8月百度又推出了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用户只需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即可快速获取智能生成的AI画作。不论是AI习作还是AI作画,背后都是同一套AI技术在支持:深度学习、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文心大模型、飞桨深度学习平台……
AIGC被百度率先推向工业化,2022年也成了AIGC元年,本质是一个厚积薄发的故事。早在2010年百度就启动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创立以“理解语言,拥有智能,改变世界”为使命的自然语言处理部(NLP),随后百度逐渐将AI上升到公司战略成为一家AI公司。
而百度做内容与百度做AI不是孤立的风波。正如李彦宏在2017年元旦讲演所言:“数据秒杀一切算法”,这正是百度AI的一个前提,“因为AI的技术须要特别多的数据支持,有价值的有序的数据越多,你的这个最后下来的结果都会越好。”换言之,内容以及数据不断填喂百度AI技术得以不断进化,百度AI技术常常会先在百度搜索、百度APP等自有核心业务中试用,再同步产生产业化解决方案输出给各行各业推动产业智能化,这也是为何何俊杰会在万象会议说“百度联通生态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首站’,AI技术能穷尽用、能出尽出,AIGC将在联通生态大规模落地。”
3、服务是信息的终点,内容是联接人与服务的载体。
2017年李彦宏在圣诞内部信中表示,这是“连接服务的新时代”,“一个人从query表达到最后的服务,被满足,可能有十步,但只要向前才能推进一步,我们的用户体验都会好一分。”简言之:用户来百度搜索常常不只是要得到一个“信息”层面的答案,TA想要解决问题,例如问如何退票的常常有退票需求,再例如问健康问题的自然有诊治需求,所以百度说信息是起点,服务是终点,百度那些年仍然指出服务战略,实际上也是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据何俊杰介绍,在服务的供给侧百度“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针对用户标品通用服务需求,发挥全网搜索优势,引进第三方平台,以智能小程序为核心载体,共建包括电商、生活服务在内的闭环服务,目前百度APP内来自第三方主流电商网站的SKU数目已接近10亿,二季度GMV下降近2倍,商品对比类的搜索量占比下降了37%,商品榜单推动交易规模提高1.35倍,内容带货下降4.55倍。另一方面,面对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百度自建特色服务“问一问”为用户提供一对一问答。
百度不是做类似于外卖、OTA、票务这样的单纯服务平台,这是走曾经做O2O的老路,相反,百度做的是基于内容的服务生态,本质是服务的联接。早在2017年百度就发觉服务的内容化是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势。那些年,百度通过小程序这样的工具、百家号这样的内容平台,再配合服务结构化、内容化与标准化的营运策略,逐步建立起一个日渐建立的服务生态,内容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现在,服务消费在百度正在呈现出爆发式下降的态势,在百度APP,美团外卖小程序30日复购率保持在90%以上,瑞幸奶茶新款活动吸引力超过50万用户参与,艺龙旅行订单年环比下降140%,猫眼影片GMV年环比下降83%……
实际上,当“做内容”的百度在大力服务化时,“做服务”的外卖、OTA、票务等平台也在大力“内容化”,做图文、做视频、做直播,以期培植新的消费场景,扩宽平台价值。百度仍然在做的无疑是潮水的方向,随着其服务生态日渐建立,不只是服务类店家可以得到更多生意机会,创作者也可以进一步获得多样化收入,创收增利不恐惧。
写在最后:
在内容赛道,百家号是名副虽然的“老平台”。
2012年8月,主张“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的微信公众号诞生,几乎在同一时期,明日头条即将发布第一个版本。2013年末,百家号前身百度百家上线。据悉,一点资讯、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凤凰新闻、UC浏览器、搜狗搜索等平台均推出了类似的内容平台,以“XX号”为标志的内容产业快速壮大。
10年弹指一挥间,随着内容产业步入成熟期,行业格局也已是沧海桑田。经历几轮洗牌后,明天依旧在坚持精耕“XX号”的平台已是凤毛麟角,不少内容平台因企业战略等诱因被取缔或降权,还有一些内容平台则将重心从图文转移到视频等新媒体形态,只有极少数平台仍然在精耕大内容生态,百家号算是其中一个。
从百度2022万象会议透漏的信息来看,百度做内容是认真的,创作者的声音,百家号在用心地听;创作者的痛点,百家号在使劲地解决。作为一名微不足道的创作者,非常期盼百家号将内容这件事情持续做下去,做得更精彩。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