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4日讯(记者 胡津玮)孩子在学校吃得健不健康、营不营养,是父母时刻关心的问题。而春季气温回暖,各种细菌大量繁殖成长,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时节,常见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也会在这一时段频发。
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开学提醒,提醒各学校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保障返校学生的食品安全。
深圳学校食堂开学食品安全提醒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校园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主要负责人组织对学校食堂及供餐单位(含向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在开学供餐前3日内对照《广东省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隐患排查清单》《校园食品安全自查报告指引(式样)》完成一次本单位风险排查自纠工作。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以及配送供餐人数超过1000人的学校要落实食品安全总监制度,实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二、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和健康管理
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和健康管理。开学供餐前应及时召集食品安全员和从业人员(特别是新上岗员工)培训食品安全知识,强调食品安全责任。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并按照规定进行上岗前的健康监测,严格落实晨检制度高校点餐,杜绝带病上岗。
三、及时进行设备设施维护或检修
开学供餐前专门对学校食堂内的视频监控、冷冻冷藏、消毒保洁、“三防”等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维护或检修,确保正常运转。
四、全面彻底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开学供餐前对食品加工和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具用具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受到二次污染。
五、严格食品原料管理
对上学期留存的食品原料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清除、销毁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原料。对新学期采购的食品原料严格把关,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相关制度要求。
六、严格规范加工制作过程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操作,确保热食烧熟煮透,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熟制后需要冷藏的,将食品的中心温度降至8℃并冷藏保存,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24小时;再加热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
七、严格食品贮存管理
加工后的成品与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防止生熟、荤素交叉污染。散装食品使用密闭容器盛装,并在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还需离地离墙存放。
八、严格备餐管理
备餐前,对备餐间进行空气消毒高校点餐,并尽量缩短备餐时间,同时做好成品的有效防护工作,确保不产生交叉污染,食品不超时食用。
九、严格留样管理
每餐次的食品成品应全品种留样,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在专用冷藏设备中存放48小时以上。每品种的留样量应不少于125g。
十、严格饮用水管理
新学期要对饮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后方能使用,开学前做好饮用水的水质检测。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将对全市所有学校陆续开展监督抽查,同时从食材安全的源头进行把关,确保进入学校食堂的食材安全可控,守护好广大师生“开学第一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