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在“偷懒”上花费了16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70%。其中,90后的“懒人需求”增长最快,增长了82%。因为“懒诉求”不同,所以懒人的文章多种多样,充满个性。
最“懒”员工走红
最近,一个网购平台的员工因为懒惰成为了网络名人。作为一个懒惰的产品测试人员,这个员工被懒惰的产品包围着解放双手。这个员工的工作原则是:躺着,从来不坐着,从来不动嘴。
不过,这位员工也被网友评为“懒且勤奋”,因为他想一篇篇尝试分析各种懒文章,洞察用户的“懒需求”。
有个性画像的懒人用品
据记者了解,由于“懒人诉求”不同,懒人的供给也多种多样。“我腰椎间盘突出有问题。我不能总是弯腰适合懒人开的店,但我必须做家务。我选择‘懒人’不是因为我懒。”北京的消费者陈女士告诉记者:“我买的懒人拖把,不用弯腰就能拖;懒鞋带可以避免弯腰系鞋带。”“我和很多同学买了懒人支架,用手机或者平板追剧的时候用。”北京大学生小张说:“不是因为我们懒。用手握着很累,容易造成手腕劳损。人不用抱着电视,但是看手机或者平板比看电视更需要体力。懒人的括号只能抵消额外的体力。”
小张还告诉记者,她经常在和同学去野餐前买懒人烧烤、懒人火锅之类的东西,因为比传统的野餐方式更环保、卫生、方便。
忙碌的上班族龚小姐经常买懒人美容产品。“懒人眼线其实是黑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眼皮胶带。只要坚持,就不用画眼线。”龚小姐说,她还有懒人画眉卡等省时省力的美容产品。“其实我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化妆。使用这些产品基本上可以‘不走样’。”
数据显示,懒人面膜、懒人画眉神器、懒人卷发棒、懒人眼影等美容产品的增速已经达到150%。
运动产品,顾名思义,应该让人运动,但是懒人的产品已经渗透到这个领域。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懒人收腹机、懒人脱脂机等懒人运动装备销量增长50%以上。
一年“懒消费”160亿元
最近发布的《懒人消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在“偷懒”上花费了16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70%。其中,90后的“懒人需求”增长最快,增长了82%。
最近的统计显示,全球每小时有20项新发明,一年总共有近18万项适合懒人开的店,90%,也就是17万项,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而设计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消费者熟知的“懒人产品”。
虽然懒人产品不是一个正式的品类,也没有官方的产品或行业标准,但2010年开始兴起的这个行业的消费数据却不容忽视。
据记者了解,全国多地开设的“懒人用品商店”日销售额可达3000元左右。
涵盖各种行业产品
其实懒人的产品并不是一个与其他产品完全绝缘的新领域。相反,很多新发明、新产品只要比传统产品更方便,就可以挂上“懒人”二字。
消费者宋小姐说,遥控器是个懒东西,但当时并没有出现“懒东西”这个名字。洗衣机也差不多。除了“懒文章”,还有“懒食物”,比如方便面。“但消费者是先入为主的,已经接受了他们的传统名称。”宋小姐说。
没有“最懒”只有“更懒”
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中消耗的能量已经超过4倍,在人际关系中消耗的能量已经超过10倍。被这个世界所累,轻松简单的生活几乎成了全世界人的梦想。不管人们有多努力,他们都想回家,做一个完全的“懒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有很多懒人,所以懒人货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
(记者张丽娜)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