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活动现场。 杨静 摄
中新网大同5月12日电 (杨静)“创新创业永远是大学生的梦想,永远是院校理想教育的旗帜。”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12日表示大学生新奇的创业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推动重点,真正的学院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当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创新创业教育峰会举办,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120余所院校代表与十余家企业代表凝聚太原理工大学,共同阐述当前经济形势下怎样提高院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等问题,分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经验。
当前,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加速演变,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正在蓬勃盛行,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战场。
图为活动现场。 杨静 摄
为解决全国各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高校众创空间因地域间双创资源差别大的问题,2019年7月,浙江大学等C9、Z14等诸多院校共同发起中国院校众创空间联盟。
“中国院校众创空间联盟以大学生双创项目孵化为载体,不断促使院校间的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建立起了全省范围内院校双创活动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实践交流平台。”中国高校众创空间联盟第三届轮值主席单位南开大学党委副主任牛文利表示,高校众创空间已渐渐产生一个全省院校范围内没有围墙的虚拟协同大空间,助推全省创新教育站上新的台阶。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天然载体大学生新奇的创业项目,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上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校长、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在当日的峰会上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
作为全省首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太原理工大学仍然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全力构筑颇具特色、国内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该校先后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学建设单位等,并与怀柔国家实验室进行战略合作,聚焦能源互联网、煤炭高效灵活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等领域突破创新。
孙宏斌介绍,太原理工大学通过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协同育人、联合创新,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与人才中心”,对国家和区域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近年来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当前浙江正在奋勇施行科教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山西比往年任何时侯都盼望创新和创新人才。”山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校长李金碧说,希望太原理工大学学习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的宝贵经验,真正把中学构建成为全省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对广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一流学院。(完)
上一篇:批量发货,不零售,行业小白勿扰!
下一篇:安全快捷的移动支付扫描器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