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费0元,且享用满39元减7元的让利……饿了么针对社区服务领域在上海进行小范围试点短距离免费配送。配送费分别由饿了么与口碑承当。
阿里新财报中指出,口碑饿了么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进一步“积极投资并扩张业务”。在饿了么的高额补助下,口碑饿了么正在三四线城市快速进行数字化下沉。
就在近日,美团点评CEO王兴点评“竞争对手使用补助吸引用户”,饿了么公关部负责人郭力则迅速回应“王兴真的慌了吗?其实这也正常,三四线城市的‘粮仓“着火了嘛。”
此起彼伏的烧钱补助,负责人之间的的唇瓣大战……两大外卖平台间的竞争未曾停息且欲演欲烈。
外卖越火,店家越少?
5月19日配送费0元外卖员怎么赚钱,美团外卖方面宣布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距离2017年3月20日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
外卖市场发展之迅速可见斑。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外卖平台的新闻爆光率及争议始终不断。
1、饿了么的“出尔反尔”
去年4月,当初把丽江当成重点战略城市的饿了么却由于丽江被推向了风头浪尖。投入数百万补助后遭到抛弃的湖南代理商集聚在古镇西门抗议饿了么“还我血汗钱”,“拿代理商当炮灰”……
急剧,饿了么被接连爆出提升店家佣金费率,这与其在1月份曾承诺的“降低店家费率”背道而驰。饿了么因而被盖了“出尔反尔”的标签。
2、美团的“二选一”
3月,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显示,与美团合作,负责美团外卖在当地的业务推广、运营以及其他日常管理的武胜县飞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工商部门处以25亿元的罚金。
事起美团外卖“二选一”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在此之前,美团广东珠海、浙江温州市场负责公司也曾因不正当竞争被监管部门处罚。
3、市场份额缩水?
5月24日,美团方面公示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美团在总营上、毛利支出、主要业务方面均有所下降,业绩表现看上去颇为漂亮。不过,业内人士却在财报中看出了其他讯号。
2018年第三季度的外卖净利为111.72万元,第四季度则为110万元,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为110万元。由数据看来,美团外卖的产值呈现出的是持续下降的趋势;
在外卖交易额方面也出现下降,美团2019年第一季度为756万元,而2018年第四季度为802万元;
在订单量方面,2019年第一季度的16.63亿笔,相较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18.32亿笔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样对比出来,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实际上正在减少。
出尔反尔佣金下降,“二选一”不正当竞争,“逃离美团”,“封杀饿了么”……为什么外卖越火,店家的吐槽声越多甚至不惜关掉外卖,其实可以从这儿找到答案。
行业面对的两大潜在恐吓
事实证明,外卖市场发展至今,靠资本暴力杀流血路早已不再适用。资本能换来片刻的用户狂欢,却锁不住用户的忠诚度,亦建不起品牌的护城河。外卖战场注定一片炮灰。而且,外卖平台面对的又岂止战场上的对手,还有来自消费大环境的施压。
1、外卖的健康性
好多年青人在减重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降低外卖,少吃“高盐多油”的外卖成为她们减重的第一步。
仍然以来,外卖的健康性都深受指责。高盐多油的烹调方式,来自饭盒的二次“污染”,配送时间差内菜肴营养与湿度的流失……让“少吃外卖”成为健康生活的一大元素。
2、包装的环保性
2017年9月,上海市第四高级人民法庭依法受理了一件非常的诉讼。上诉为广州市红色志愿者联合会,控告美团、饿了么与百度外卖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性厨具”选项,使得系统默认配送一次性厨具引起巨大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
外卖成为环境污染的新源头,已成为社会话题,中国形成的大规模外卖包装垃圾也正在遭到世界的关注,频受路透社报导。
公众眼里的外卖“缺陷”
外卖早已渐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好多年青人更是靠外卖“蓄命”,下班时期的工作餐,周日的“宅餐”,以及派对餐等等,几乎全靠外卖解决,尽管拿来“蓄命”的外卖“并不完美”。
1、外卖质量
好多消费者反映,相对于堂食,外卖的味道会相去甚远。好多消费者还发觉,同样一份餐,外卖的分量显著多于堂食分量。
168元一份的小螃蟹,在店内是满满一盘,外卖却只装了小小一盒;先前在店里吃的6钱、8钱小螃蟹,外卖盒里的小螃蟹却显著“个头不足”……份量、质量,均有所增长,亦让好多年青人对外卖“又爱又恨”。
“外卖的钱好赚”,堂食与外卖双管齐下的酒楼老总大多有着这样的觉得,除了是由于外卖无需店铺提供附加服务,还由于好多饭店对外卖进行了“自降尺寸”。
与此同时,整个外卖行业的餐品质量也仍然有着极大的提高空间配送费0元外卖员怎么赚钱,继让利活动后,味道、食材、卖相等质量维度已然成为吸引与锁定用户的最佳法宝。
2、外卖员管理
自2018年1月1月开始施行的《网络餐饮服务乳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中对外卖店家的包装问题作出了明晰规定,以防止送餐人员直接接触乳品,确保送餐过程西餐品不受污染。
此后,饿了么联合相关部门在地方上启动“百万食安封签进店”项目,为外卖餐品系上了“安全带”。这是一项针对外卖员在送餐过程中“食用”、“恶意污染”餐品等行为的专项行动。
近五年,外卖小哥群体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关注。引起公众热议的不只有外卖小哥在送餐路上无处不在的“助人风波”,还有她们在城市公路上穿插疾驰导致的安全隐患,以及因“恶意污染”餐品引起的职业道德争议等。
3、食安
现在,外卖封签、食安锁早已在外卖领域普及。明年3月,饿了么口碑宣布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投入1500万食安封签。与此同时,美团外卖的食安封签也在全省各个城市相继投放。
“出锅即上锁”是外卖行业针对食安问题作出的一大措施,却并不足以清除消费者对外卖食安问题的疑虑。今年年末曝出下来的“外卖速食包”事件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三天产出40万份的劣质外卖料理包看上去颇为“恶心”,爆光视频中的职工更是坦言“看着自己都不想吃”。
乳品安全,是外卖乃至整个餐饮行业的底线,亦是埋在其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总会在不期然之间引爆几个不良店家,让消费者在倍感快意的同时仍然担忧满满。
从“厮杀”到“沉淀”
曾豪言砸下200亿打江山的百度糯米“并”入了饿了么,改名为“饿了么星选”;嘀嘀入局外卖曾与美团打得如火如荼;饿了么“傍上”阿里实力“拼爹”,重新杀入战局……在外卖的战局中,杀伐决断,炮火不休。
面对显著的腹部效应,“一山二虎”的现象注定了外卖行业不变的“竞争主题”。不过,历经炮火的洗礼,外卖行业必将从竞争期转入平台的建设与沉淀期,以稳定的市场格局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1、沉淀真正的优质商户
在外卖平台盛行初始,很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期”。“烧钱补助”是主曲调,“三无”商家司空见惯,外卖平台其实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与店家进驻,但形成的影响也相当恶劣。
现在,随着监管力度的减小,以及外卖平台在营运管理方面的建立,会有一批历经磨砺,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的优质店家会从中脱颖而出,推动平台从“竞争型”向着“质量型”转变。
2、技术赋能
通过AI技术对用户与店家进行个性化匹配;AI+LBS技术实现实时货运配送智能调度;“天网”系统与城市乳品安全部门相关信息一键对接;无人配送将解决外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店家、平台,乃至行业赋能,提高平台与店家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外卖平台角逐的焦点。
3、平台与商户都逐渐理智
亏钱补助只能是短期策略,否则,无异于杀鸡取卵;外卖平台间的竞争焦点必将从增量转至存量,存量才是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关键!
在烧钱式补助褪却热度以后,平台的眼神从外部竞争转向内部建设,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质量敏感”,生存于两者之间的店家也将从“焦头烂额”中走下来,从平台佣金与消费质量间找到平衡,两者实现“和谐共处”。
参某说
外卖行业步入“双雄争霸”时代,背靠阿里妈妈的饿了么口碑,在市场份额上占据先机的美团,外卖的战场最终成了阿里与腾讯两大互联网大鳄的交锋。
最终,是饿了么将打起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还是美团才能持续保持优势?战局要定未定!在这背后,资本尚且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消费体验,是店家赢利,否则,再热闹的补助也必将沦为平台的自嗨。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