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快卖,提供专业好用的外卖系统、跑腿系统和同城信息系统,公众号+小程序+APP多端适用。
饿了么将部分代理商纳入直营体系取消独家代理权限
2023-05-05 16:03:24 云快卖

11月6日,广州日报记者据悉,13家饿了么地级市独家代理商在饿了么北京总部维权。据现场的代理商透漏,饿了么在协议未到期的情况下,以未完成KPI(关键绩效指标)为由,将部份代理商划入直营体系,同时取消独家代理权限。针对此事,记者专访了饿了么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暂不予回应。

风波暂时还没有结果,我们不妨先回去回顾一下饿了么的发展之路。

叫外卖遭拒,”饿“出来的创业梦

2008年,还在北京交通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大学读硕士一年级的张旭豪在某三天夜里校园外卖跑腿系统,他和同事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忽然倍感饿了,打电话到餐厅叫外卖,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就是这样一个抓手,张旭豪将创业方向就定在了餐饮外送平台。

创业就这样从不起眼的送外卖服务开始了。创业伊始,你们还讨论过公司名称问题,最终,"饿了么"这句中学生间的点外卖口头禅最终胜出,以它的亲切顺口成了公司的响亮大名。

最初的启动资金全靠几个人东拼西凑,连杂费都没能幸免。为了全情投入,张旭豪主动舍弃去澳门理工学院深造的机会,与康嘉一起选择辍学。而叶峰则在2010年专科结业后,舍弃了步入谷歌的机会,和你们一起拼搏创业。

张旭豪和康嘉等朋友一起,将师大宝山学校附近的餐厅信息搜罗齐备,印成一本“饿了么”的外送广告小图册在校园分发,之后在寝室接听订餐电话。接到订单后,她们先到餐厅取快餐,再献给客人。这一模式完全借助体力维持业务运转,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惟一的用处是现金流充裕:杂费由她们代收,饭店一周结一次款。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制订餐网路平台,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引来软件大学的同事入伙。用了半年左右,她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路平台。在网址注册上,她们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例如客户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手动测算周边餐厅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酒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网路订餐系统初营运时,已有30家加盟店支持,日订单量达500—600单。可那段时间,张旭豪和康嘉却由于过分奔走辛劳而“后院失火”:先是小偷光顾寝室将笔记本等赃物一掠而空;接着,一位送餐职工在送外卖途中出事故;此后,又有一辆配送外卖的电动车失窃……

重重压力下,张旭豪不得不撤消热线电话和代店外送,让客户与商家在网上手动下单和接单。

不停参赛给网站造势

“饿了么”引来创投偏爱

为了给网站造势,张旭豪不停地出席各类创业比赛,以扩展创业本息。2009年10月,“饿了么”网站在北京慈善基金会和觉群学院生创业基金联合承办的创业竞赛中,获得最高额度捐助10亿元全额贴息房贷。12月,网站在资生堂学院生就业创业比赛上校园外卖跑腿系统,获得10亿元亚军奖金……

通过创业大赛,团队总共赢得了45亿元创业奖金,获得资金的“饿了么”网如鱼得水,到2009年末,订餐平台已拥有50家餐馆入驻,日均订餐交易额突破亿元。

为了网站的发展,张旭豪引来了网站技术经理汪渊,汪渊专门编撰了一个小软件,可在校内BBS上给每位会员用户手动群发站内消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了六万条。“饿了么”网站为此访问量大增。

靠线上和线下广告吸引中学生订餐容易,但吸引更多酒店加盟绝非易事。多数商家保持半信半疑的心态:“我在你的网上开个页面,放几份菜单,你凭哪些就要抽8%?”对此,张旭豪的策略是:“谈,不停地谈。”他们每晚出门“扫街”,最忙时三天要“扫”100多家餐厅,最难谈的酒店,“谈”了40多个回合才拿下。

2010年5月,网站2.0版本成功上线。“饿了么”不仅攻下华中农大,连附近紫竹科学园区也被列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客户群从学院生拓展到企业白领。仅隔一个月,“饿了么”就推出了超时赔偿体系和行业新标准。9月,“饿了么”全北京版上线,合作饭店超过千家,单月最高交易额达到了百亿元。

2010年11月,手机网页订餐平台上线,订餐业务除了覆盖了全广州,目标还直指上海、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饿了么”注册会员已超过两万人,日均订单3000份。这一战绩,很快导致了波兰硅谷一家顶尖投资公司高度关注,商讨数次后,“饿了么”成功融得风险投资100万港元。

E轮融资后钱如何花

专注“高校、白领、物流”

2011年7月,“饿了么”相继创立上海和南京等两大城市分公司,创投紧跟而至,2013年完成B轮和C轮融资,今年完成D轮8000万欧元融资。

2016年1月27日,“饿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张旭豪宣布获兴业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港元。

张旭豪分享了2014年的主要业绩:2014年饿了么平台交易总订单量达到1.1亿,日订单峰值200万单,市场占比60%;覆盖全省超过250个城市,20万家餐馆及2000万用户;联通端交易额占比超过75%,牢牢站稳了中国最大在线外卖订餐平台的位置。

张旭豪称,融资后的三大任务是:持续建立院校的外送服务;继续大规模地开拓白领住宅市场;搭建以自有货运为中心,社会化货运为辅的货运配送平台,使之成为广泛覆盖中国的最后一公里货运网路。

过去几年来,院校的中学生群体是饿了么的主力消费群体,从今年的扩张轨迹中,可以看见饿了么一直在延续这些从院校开战的打法,新增的100多个城市基本都是从院校扫街开始。

但中学生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忠诚度都很难令人满意。不仅在三四线城市的快速铺开,饿了么也在谋划在几个比较成熟的市场中,实现从院校到办公楼,从中学生到白领的另一种扩张。

2015年8月,饿了么在北京10万块分众楼宇显示屏投放免费早餐广告,共送出了20万份20南宋金券。从中学生寝室楼的传单到楼宇广告的投放,获取白领用户的成本其实愈发高昂。但对饿了么来说,白领及住宅市场是不得不攻下的一城。

据介绍,这轮融资不仅资本层面的合作,饿了么也将与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等合作伙伴达成资源方面的深度合作。通过集合合作伙伴在不同领域的优势资源,饿了么将逐渐搭建一个全新的在线外卖领域的生态系统。

饿了么发展历程回顾

目标直指估值千亿美元

2011年3月,获得来自金沙江风投的数百万欧元投资。

2013年1月,获得来自经纬中国、金沙江风投的数百万欧元投资。

2013年11月,获得来自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风投的2500万欧元投资。

2014年5月,获得大众点评战略投资8000万欧元投资,总计金额达到1.1亿港元左右。

2015年1月27日,饿了么获得兴业产业基金、腾讯、京东、红杉资本、大众点评3.5亿港元E轮投资。

2015年8月28日,饿了么宣布完成6.3亿港元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兴业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

2015年11月24日,饿了么获嘀嘀出游入战略投资。

2015年12月17日,饿了么获得阿里巴巴12.5亿港元投资。

2017年3月1日,饿了么公布“食安服务”APP上线。饿了么可在App中将涉嫌食安违法的饭店同步至监管部门,目前监管范围覆盖北京全部饭店。

2017年3月8日,饿了么宣布一周内查出并下线违法饭店5257家,江苏省内下线违法店家258家。

2017年6月14日,饿了么推出冷热双温箱,同时满足凉菜和冷食两种食物的配送保温条件。

张旭豪在媒体专访时表示,饿了么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一家“纯互联网公司”,“饿了么”甚至也不把自己当作一家“外卖公司”,而是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餐饮网店”。

如今“饿了么”的日订单已超过200万单,而下一步的目标是日订单超过千万,“加上午餐、下午茶或则早餐,三天最多有五顿饭的需求,这个市场的潜力惊人。”这个目标意味着,饿了么要做餐饮界的“淘宝”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

云快卖

留言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