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企业有望普遍构建工会组织,快件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加入工会将更方便。9月28日,南都记者从全省副总会据悉,其于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主要回应“怎么建”“入到哪”“怎么入”“怎么管”“如何吸引”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关键问题。
南都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全省多地工会积极响应,陆续颁布指导文件,多地“三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建会与吸纳会员数目大增,并积极构建公共区域员工之家、户外爱心驿站等。
要求: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普遍建会,广泛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
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盛行,企业组织方式和劳动者就业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卡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剧降低,工会成立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对此,《意见》强调,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非常是脑部企业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以及物流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配送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关联企业普遍构建工会组织乡镇外卖平台,建立组织构架,广泛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同时,加大以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的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作为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
《意见》指出,要建立“小五级”工会组织体系,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承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兜底”功能。对应党建片区、社会整治网格、园区、商圈、楼宇等,完善相应的区域工会,实行工会网格化模式,实现有效覆盖。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分布广泛、就业灵活、流动性强等特征,《意见》提出,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均没有组建工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可加入工作或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村(社区)工会或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等。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要优化入会流程及智慧工会建设,推动深化网上入会试点脚步,逐渐完善支持网上方便入会的数据系统和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试行网上入会全流程操作。
在未加入工会的情况下,仍然可享受到工会的服务。《意见》强调,坚持服务先行,构建线下线上有机融合的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体系。探求面向卡车司机等重点群体的关怀基金和意外伤害险等服务项目,规范和做好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相关工作,推进“司机之家”建设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等。
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作为一项系统工作乡镇外卖平台,《意见》对经费保障和组织领导方面做出规定。要求各级工会持续加强投入,并争取财政资金和社会力量投入;推进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列入党建工作考评体系;强化分类指导与考评巡查,并广泛举办宣传活动等。
背景:多地“三新”领域建会掀风潮,多部门共促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南都记者注意到,自7月以来,已有多个部门密集发声,要求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7月16日,全省副总会与人社部等8部门联合制订《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完善制度、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弱项。
此后,全省副总会专门印发《关于着力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从推进建会入会、切实维护合法权益、推动完善劳动保障法律制度、及时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网上服务水平等7个方面,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及劳动保障权益困难。
南都记者梳理后发觉,近段时间,全省多地工会积极响应,上海、北京、广东、上海等地陆续颁布指导文件,多地“三新”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建会与吸纳会员数目大增,并积极构建公共区域员工之家、户外爱心驿站等。
其中,四川省副总会于日前印发了《广东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工作方案》和《广东省副总会关于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的若干举措》,提出到2022年年末,全国新建基层工会组织2万家、新发展工会会员120千人,其中新发展卡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群感受员50千人。
此前,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多部门已相继颁布相关文件。据南都此前报导,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路餐饮平台责任着力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
9月10日,人社部等4部门对美团、饿了么等脑部平台企业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举办联合行政指导,要求平台更改建立与用工合作企业的合作合同,督促用工合作企业合规用工。
9月24日,上海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关于印发《关于推动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将包括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平台网约劳动者”纳入最低薪资制度保障范围。上海将以出游、外卖、即时配送、同城物流等行业的平台企业为重点,试点构建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保障“平台网约劳动者”获得医疗救助和经济补偿等。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制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方诗琪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