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解决老年人就餐不便问题,依据《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细则》、《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施行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化营运、属地责任、公益属性、多元支撑、综合监管”原则,重点满足失能、失智、高龄等确实不具备煮饭能力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兼具满足其他老年人用餐的便利性、多样性。立足于保基本,提升市场化、便利化、多样化水平,推动与现有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社区服务、生活性服务业有机融合,鼓励养老助餐集中配送单位与社会单位饭堂、餐饮企业融合发展乡镇外卖点餐系统,做到空间集约、配送便捷、成本可控;强化考核管理,压实各区主体责任,鼓励因地制宜选择供餐形式,提高养老助餐服务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扩大养老助餐服务供给
1.大力发展养老助餐点。着眼建立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以解决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就餐需求为重点,综合考虑地区老年人口规模、用餐需求、服务直径等诱因,大力发展方式多样的养老助餐点,就近解决区域老年人吃菜不便问题。养老助餐点包括发挥自身资源为周边固定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单位内部饭堂、老年茶几,以及面向社会提供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餐饮企业等方式。
2.强化老年餐供应保障。各区负责研究构建符合本区实际的养老助餐服务体系,综合考虑各街道(乡镇)养老助餐点数目、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等诱因,统筹做好老年餐供应保障。探求通过相对集中的制餐供餐,最大限度减少制餐成本;探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服务量,以均衡实现餐品可选择以及成本最优化的目标。鼓励国有企业、优质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构建养老助餐服务供给主体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对养老助餐服务供给主体的价钱和质量进行评估,适时调整服务供给主体。老年餐品类型应能逐步覆盖至吞咽进食困难的失能老年人,以及需慢性病饮食干预的老年人,还要注意照料少数民族等有特定饮食习惯的老年人。
3.全面开放养老服务机构助餐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顾中心及其他养老机构是养老助餐服务的重要渠道,要全面开放养老助餐服务,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订餐、堂食、送餐服务。养老机构内部饭堂对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需与周边居家老年人构建常年稳定供餐关系。
4.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属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可整合辖区餐饮资源,发动区域内诚信经营、管理规范、连锁品牌营运的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饭堂挂牌养老助餐点,依法取得乳品经营许可资质和相应许可项目,开辟养老助餐专区,为周边固定老年人提供进餐或外送服务。
5.推动数字化养老助餐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探求养老助餐点助餐服务全链条数字化、可溯源、可持续、精准送达、科学平衡膳食,丰富老年人居家进餐选择,提高老年人居家生活便利度。鼓励各区面向社会招募社会化平台,社会化平台开辟养老助餐服务专区,通过社会化平台将养老助餐点列入规范管理、支持为老年人配餐送餐、对助餐信息进行全流程归集、接受社会评价及监督、处置助餐过程中的矛盾纠纷。
(二)优化老年餐获取途径和方法
1.创新养老助餐服务形式。各区充分考虑服务保障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积极采取到店用餐、代客下单,以及依托社会化平台线上订餐等方法,着力提高养老助餐服务的便利性、多样性。
2.提高老年人用餐便利性。积极探求老年人用餐过程中实现身分辨识与权益绑定的便利性、路径和技巧。对于行动不便、家中确实无人到助餐点取餐的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家庭,经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评估确有须要的,应落实送餐到家。
3.推广数字化助餐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及代理人通过社会化平台预订团餐或外卖点餐。对选择团餐预订的老年人及代理人,可委托养老助餐点在社会化平台统一订餐,供餐单位在约定时间将老年餐配送至指定的养老助餐点,由养老助餐点签收后通知老年人取餐。老年人及代理人也可通过社会化平台手机APP直接订餐,由社会化平台直接将餐品配送到老年人家中。对于采取线上订餐老年人及代理人,应将老年人帐户、养老帮困卡(民生ic卡)、老年人或代理人有效手机号码、消费卡账、关联手机、生物特点等绑定,实现身分精准辨识。养老助餐点应成为社会化平台养老助餐服务专区用户,未取得餐饮服务乳品经营许可资质,不得在社会化平台对非老年人提供订餐送餐服务。
(三)建立养老助餐服务规范。
1.推行表册管理。由各区民政局对养老助餐点推行统一表册管理。养老助餐点因家装改建、疫情防治等诱因需变更地址或暂停服务的,应构建相死机制,告知服务对象并对外公告。
2.规范营运管理。各区指导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与养老助餐点签署营运管理合同,明晰乳品安全、配送流程、服务价钱、服务补助及相关要求等事项,引导养老助餐点制订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食谱,每周更新食谱;有条件的提供符合相关标准的老年营养餐。鼓励老年餐供餐单位和养老助餐点向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供助餐服务全流程成本,承诺为老年人提供让利价钱。
3.统一形象标示。养老助餐点统一悬挂民政部门设计的形象标示,由各区根据设计图组织制做、应用。
4.统一设备要求。对列入规范管理的养老助餐点,各区应协调相关单位为其配备安装用于刷养老帮困卡(民生ic卡)的POS机,支持老年人刷卡消费。
(四)加强养老助餐服务资金支持。
1.构建完善养老助餐服务补助制度。各区应选择供需并补的思路,结合财政经济状况和老年人养老助餐服务需求,通过给与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用餐补助、养老助餐点营运补助等方法,提高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用餐获得感,撬动养老助餐服务消费,促使养老助餐点可持续营运。
全面施行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用餐补助制度。对居家养老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在养老助餐点获取早餐或早餐的,每人每晚给与5元用餐补助。用餐补助在老年人给付用餐费用时手动扣减,扣减额度由养老助餐点先行垫付。用餐补助扣减应与老年人支付消费绑定,在用餐消费额度超过用餐补助标准时方可享受。对于人户分离的老年人,由其常常居住地所在区负责统筹解决。
探求构建养老助餐点营运补助制度,对于为本市常住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早餐或早餐助餐服务的养老助餐点,可按实际助餐人数给与每人每晚3元的营运补助。补助标准可依据经济、物价、养老助餐服务业发展等情况,适时评估并调整。
各区可结合本区现有养老助餐新政、工作实践和财力状况,适当提标扩面,通过给与老年餐集中配送中心一次性设施设备购置补助等方法,提高养老助餐服务管理水平。各区现有养老助餐新政中直接涉及给与老年人补助待遇的,原则上防止下调待遇标准或缩小人群范围。
2.构建养老助餐服务考核及奖补机制。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用餐补助和养老助餐点营运补助所需资金,总体由城区两级财政按1:1共担。省级补贴资金根据以奖代补形式兑现,居民局势、市财政局等部门另行制订市对区养老助餐服务考核办法,加强服务导向,以各区养老助餐服务满意度、便利性、多样性、覆盖率等为重点指标,省级补贴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补贴通过转移支付下达至考核优秀的区。市政务服务局依托12345居民热线对各区养老助餐服务满意度举办调查和采访,作为考核重要根据。
(五)强化养老助餐服务监管
1.做好助餐服务数据的归集管理。为确保养老助餐补助资金领取的精准性,各区应将养老助餐服务信息列入社会化平台管理或成熟自有的平台,做到全程留痕、数据可溯源。各区养老助餐服务数据统一归集至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管理平台,作为用餐补助领取的主要根据来源。居民局势通过政府订购服务形式,向社会招募并委托专业机构对社会化平台归集的养老助餐数据进行全流程数据监管,对养老助餐点消费数据、送餐员信息、送餐路线等进行校准。对县级数据监管、校验发觉问题的,居民局势及时反馈涉及区并勒令督查整改。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应强化对养老助餐资金的监督管理,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养老助餐服务及补助获取情况进行抽验、核查。
2.强化养老助餐服务质量监管。区民政部门构建本区养老助餐点清册,主动公布养老助餐点地址及监督电话,依法受理并处理有关举报和投诉。对老年人通过监督电话等途径举报附近没有养老助餐点且经核查属实的,及时督促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整改或单体解决。养老服务机构助餐服务举办情况列入居民局势对区民政局的综合评估。
民政部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构建协同监管机制,强化对养老助餐点营运和服务监管。区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养老助餐点乳品安全工作的指导,加强养老服务供餐来源的乳品安全监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意见建议,督促养老助餐点进行整改落实,及时将整改情况报相关部门。获取财政资金支持的养老助餐点应该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整改。
3.加强养老助餐违法行为包庇。对于编报虚假用餐信息、套取政府补助资金的养老助餐点,一经查证乡镇外卖点餐系统,取消养老助餐服务补助获取资格,并列入养老服务信用黑名单;补助资金已领取的,由区民政局依法追回,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处理。各区民政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单位及个人要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测。相关经办机构和人员在助餐补助资金的分配、审核、使用、管理等工作中,存在谎报项目内容和补贴金额、挤占侵吞补助资金、贪污浪费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组织施行
(一)强化组织领导。养老助餐服务是一项兼顾公益性和市场性的系统工程。做好养老助餐服务工作,重点是要加强和压实各区和街乡镇的养老助餐服务属地责任。市政府常务大会每半年听取各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将养老助餐服务列入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的年终考评和“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
各区政府要把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二把手工作,每半年统筹调度一次养老助餐工作,集中研究解决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各区要发挥养老服务工作联席大会的平台作用,做好日常统筹调度工作,推进建立养老助餐服务体系。
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养老助餐服务的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紧抓辖区内老年人群的助餐诉求,整合社会资源,统筹规划设置养老助餐点,选聘养老助餐点的营运主体,引导专业机构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搭建起辖区内养老助餐服务体系;指导组织养老助餐服务,探求构建与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相适应、可持续的助餐服务模式和机制,同时兼具街道(乡镇)社区其他有类似助餐需求群体的服务组织。
(二)加强部门协作。各区依托养老服务工作联席大会机制,强化对养老助餐服务的统筹指导,破解阻碍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障碍。民政部门要牵头做好辖区内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行业监管等工作,拟定施行条例并印发施行。财政部门要强化养老助餐的资金支持工作。商务部门要推动深化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鼓励引导连锁品牌社会餐饮企业参与提供养老助餐服务。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的乳品安全业务指导、专业监管等工作。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区和街乡镇要充分借助网路、媒体、报刊等多样化宣传方法及渠道,加强养老助餐服务相关新政剖析和宣传,确保将活动和新政精准宣传到每个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广大老年人,着力提高养老助餐服务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促使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发展。
上海居民局势办公室
2022年3月16日印发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