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胡洁菲)饭店服务员“化身”外卖配送员、货车司机“改行”送5G讯号进拉萨、滴滴司机兼职保险查勘员……随着当下就业形式逐渐灵活,不少企业开创“花式”用工形式,成为解决特定需求、破解用工困局的新鲜尝试。
上高原、爬雪山,把5G讯号送去拉萨……最近,货拉拉司机董师父成了公司的“红人”。
卡车司机如何送5G讯号?原先,上海市一家公司承接了某营运商的5G基站建设项目,须要向青海、广东、贵州等地基站运输并协助安装相关设备。因为工期紧张、部分地区情况复杂等诱因,该公司选择了与货拉拉合作。
“我的任务就是和技术人员一起,将测试设备运到不同的基站放置点配送员是做什么的,待24小时测试数据回收后再将其转运到其他测试点,期间也要承当紧急出车、协助勘察的任务。”董师父说,拉萨地理环境复杂,对司机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有时候车开不过去,就只能靠人背着设备抵达基站放置点;也有时侯会忽然下大雨,假如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可能会有危险。”
“本来是做卡车司机,如今还兼职做了5G讯号‘配送员’,觉得很非常。”对于这一工作体验,董师父感到珍视。
事实上,疫情以来,共享职工已然成为不少行业的常态,成为破解用工困局的有益探求。例如,美团点评、盒马鲜生等企业从餐饮企业吸纳大量工作人员,在增加合作成本、保障职工稳定收入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人力稀缺的压力。
据悉,不少保险公司也构建了“兼职查勘员”队伍,使活跃在城市大道小巷的嘀嘀司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拥有了“第二”或“第三”职业。“从事车险查勘工作量较大,有些人三天要处理40多起车祸,假如才能充分借助外卖员、快递小哥的力量配送员是做什么的,也是互惠的事。”一位保险人士说。
业内人士表示,有些互联网企业有天然的场景优势,覆盖面广,雇用职工也可以相对灵活,可以充分发挥这类企业的平台优势,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